中新社北京8月8日電,僵尸企業,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最新數據,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最新數據,一是重點做好國有企業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僵尸企業,僵尸企業,引導相關實施機構通過市場化法治
[摘要]國家發改委強調,必須堅定去杠桿方向,切實攻堅克難,推動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中新社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周銳)中國國家發改委8日表示,中國降低企業杠桿率的工作成效初顯,債務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下一步將推動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實現“僵尸企業”“安樂死”,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中國國家發改委指出,自2016年以來,中國降低企業杠桿率七大途徑全面發力,成效已初步顯現:一是中國總杠桿率上升速度明顯放緩,正趨于穩定。根據
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數據,截至2016年末,中國總體杠桿率為257%,同比增幅較上季度末下降4.4個百分點,連續3個季度保持下降趨勢。二是中國企業杠桿率已開始下降。中國2016年末非金融企業杠桿率為166.3%,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降或持平,這是中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連續19個季度上升后首次改變上升趨勢。三是中國信貸/GDP缺口保持下降。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數據,截至2016年末,中國信貸/GDP缺口24.6%,較2016年一季度末降低4.2個百分點,已連續3個季度下降,下降趨勢明顯,顯示中國潛在債務壓力正趨于減輕。四是中國微觀杠桿率也呈下降趨勢。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5.9%,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不過國家發改委同時指出,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企業杠桿率過高的局面還未得到根本扭轉,中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仍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不少企業還處在財務負擔重、債務風險高的困難境地。國家發改委強調,必須堅定去杠桿方向,切實攻堅克難,推動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一是重點做好國有企業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必須標本兼治,長短結合,一方面積極開展包括市場化債轉股在內的各類債務重組,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國有企業現代治理結構,推動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國有企業負債杠桿自我和外部約束機制,以體制機制控制國有企業杠桿率上升。二是積極探索僵尸企業債務有效處置方式。切實破除“僵尸企業”僵而不死的各類障礙,推動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實現“僵尸企業”“安樂死”,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三是推動市場化債轉股進一步發揮綜合性作用,引導相關實施機構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方式篩選有發展前景的高負債企業實施債轉股,使債轉股成為降低企業杠桿率的一件利器,并以債轉股為契機推動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制,促進企業實現股權多元化和治理結構的進一步完善。(完)